云南省民族學會獨龍族研究委員會注冊登記于2003年12月2日。2006年10月5日在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城成立。目前會員約有60多人。學會的活動中心設在貢山縣民委。
獨龍族研究委員會的業務范圍是獨龍族研究、交流和咨詢,學會的宗旨是:積極組織學習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參與有關獨龍族問題的決策過程,提供決策咨詢、科學論證;積極研究獨龍族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歷史、風俗以及現實問題;積極開展各種學術交流活動;為貢山的政治經濟社會和諧發展,民族團結,邊疆穩定作出民間組織應盡的貢獻。
第一屆學會的日常工作分工負責,北京地區由楊將領副會長負責。昆明地區由李金明會長負責。六庫地區由于沒有選舉產生學會的負責人,由學會的名譽副會長孟全同志負責,孟全同志去世后,由李紅高負責,貢山縣城由馬文德副會長和李金榮副秘書長負責開展學會的日常工作。獨龍江地區由王麗新副會長和馬正山副秘書長負責,兩位同志調至貢山后,由李德明鄉長負責學會的日常工作。
2010年8月獨龍族研究委員會第一屆滿,在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如期召開了換屆會員大會。第二屆學會會長仍然由李金明同志擔任。
獨龍族研究委員成立以來,開展了一系列的工作,每年在貢山縣組織獨龍族過節活動,2010年在昆明第一次組織了規模較大的獨龍族過節活動。設計制作了獨龍族研究委員會會徽,編輯出版了第一期學會會刊《獨龍族研究學會通訊》,廣泛參與了各種學術會議和培訓。積極參加了其他兄弟民族學會組織的學術活動和節日活動,參與翻譯和配音了黨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報告。
2010年8月,學會換屆期間在貢山縣第一次組織召開了題為“獨龍江地區保護與發展” 的學術研討會,研討會上,三位學會會員作了專題報告,云南大學郭建斌教授做了題為“鄉村視角的國家儀式:兼論國家、電視與鄉村社會的關系”學術報告。
云南省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副所長、學會會長李金明研究員做了題為“獨龍族文化面臨的問題及保護措施”。
云南省財經大學陳建華講師做了題為“對獨龍江鄉整鄉推進整族幫扶工作的一點思考”。三位學者從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闡述了各自的觀點。研討會上,還進行了學術互動,會員們也踴躍提出新的疑難問題,學者們也認真地解答學員們提出的各種問題。研討會圓滿成功。
獨龍族研究委員會積極從事研究工作,出版了十多部著作,在國際國內核心期刊上發表近百篇論文。
如2007年11月由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出版《獨龍族》(李金明著),刊載在《云南社會科學》2008年第三期的《生態保護、民族生計可持續發展問題研究》(李金明撰)等等。
此外,學會會員還參與了云南省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的翻譯出版工作,至今共翻譯出版了云南省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上下冊,二年級上下冊,三年級上下冊,四年級上下冊,五年級上下冊正在出版。
獨龍族研究委員會的會員為積極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翻譯配音出版了的黨的十六大,十七大報告,十八報告,為不通漢語的獨龍江地區及時宣傳黨的政策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學會認真開展各項工作,工作成績取得優異2012年度,獨龍族研究委員會受到云南省民族學會的表彰,獲得“優秀分會”稱號。